首页

棉袜国产在线

时间:2025-05-29 14:50:19 作者:我国成功发射实践二十六号卫星 浏览量:46581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题:专访最高检张相军:行政检察案件总量倍增  “为民”亮点纷呈

  记者  张素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8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6.9万件。

  “总体看,行政检察监督力度加大,案件总量倍增,诉讼内监督和诉讼外监督全面发展。”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厅(行政检察厅)厅长张相军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说,行政检察工作在“为民”方面亮点纷呈。

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保障妇女合法权益

  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妇女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继承权,妇女依法行使继承权,不受歧视。但在实践中,仍有个别法院以妇女与被诉土地使用权登记行为无利害关系为由裁定驳回起诉。

  “检察机关围绕争议焦点,强化调查核实,厘清事实、准确适用法律,以高质效法律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张相军说。

  去年11月,最高检、全国妇联联合发布维护农村妇女涉土地合法权益行政检察典型案例,引领各地加大对涉及农村妇女合法权益的行政诉讼、行政非诉执行案件的监督力度。实践中,江苏检察机关创设“检护芳华”文化品牌,聚焦妇女住房权益保障、生育补贴落实等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职。

  “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持续做实检察为民。”张相军说,今年将聚焦农民工薪资、劳动者工伤保险和老年人、妇女合法权益保护,以及冒名婚姻登记等突出问题,充分发挥行政检察监督职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破解“民告官”难题

  我国检察机关的行政诉讼监督已覆盖行政案件受理、审理、裁判和执行的诉讼全过程。2023年,检察机关共办理行政诉讼监督案件7.9万多件,行政抗诉改变率、行政再审检察建议法院采纳率分别为82.2%、91.7%,行政审判活动监督和行政执行监督检察建议采纳率100%。

  行政检察人员长期处理“民告官”案件,形成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检察一体化是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制胜法宝。”张相军说,一些进入检察环节的“民告官”行政案件法律关系错综复杂,经过一审、二审和再审“程序空转”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有的还涉及案件集中管辖地与被诉行政机关所在地不同地域,这就需要发挥检察机关的组织优势。

  据知,最高检还出台文件规范行政检察监督案件听证程序,搭建“官民”对话交流和司法民主参与的平台,以公开促公正赢公信。

  张相军坦言,“民告官”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仍不同程度存在,行政相对人“有案诉不成”“有理诉不赢”还是行政诉讼监督的“死角”。

  他说,检察机关要加强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通过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纠正违法。另一方面,要关注行政相对人“不敢诉”或者“不懂诉”等原因尚未进入诉讼程序案件的行政违法行为,重点加强对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这一类“事”的监督,“行为”的监督。

  推进“检察护企”

  “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是2023年行政检察工作的又一关键词。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最高检组织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小专项’,全面履行行政检察职能”,张相军说,2023年,检察机关办理涉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社会信用、监管执法等相关案件2.5万余件。

  在北京、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检察机关分别开展“虚假登记”“恶意注销”“空壳公司”“规范涉企行政处罚”等专项监督,优化经营主体发展环境;在福建,检察机关创新推动将涉营商环境行政检察监督纳入省政府“营商环境数字化监测督导体系”;在安徽,三级检察机关聚焦“新官不理旧账”失信违约行为,开展促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监督……

  回顾近年行政检察工作成果时,张相军还特别谈到“统筹推进行刑双向衔接和行政违法行为监督”。“2023年,对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后仍需行政处罚的制发检察意见11.3万人”。他说,“不刑不罚”问题得到有效纠正。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在今年听取和审议最高检行政检察工作专项报告。张相军称,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全面加强新征程行政检察工作”。(完)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经济观察)中国外贸交出优质“半年报”

四年里两人几乎没有什么旅行,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杭州千岛湖。平时偶尔有事出门,他们也会把书放在包里,等公交的时候拿出来翻看。刘佩说,四年如一日的学习和工作很枯燥,但也让他们感到平静和踏实。

“数智+”激活产业新潜能 南京加速科创力转化新动能

汉内斯·菲尔纳:对我来说,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联系思维,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纠缠和相互依存的。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所有事物都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中展现自身的存在和意义。因此,人类与自然、人与人、不同文化之间都应该建立共生“和谐”的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整体与部分之间动态关联的深刻理解,为社会的稳定与繁荣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同时也推动了人类与环境、人类与社会、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进步。我认为,这种联系思维产生了团结、包容与和平。通过接触中国哲学和中国政治,我开始对“和谐”概念产生了更多兴趣。这也是本次武夷论坛上,我选择“和谐与社会主义”作为发言主题的原因。

两岸学子分享心得:春暖花开时节内心倍加温暖

放眼广袤乡村,小苹果、小茶叶、小木耳、小黄花……总书记考察过的一个个“土特产”变成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大产业,乡村全面振兴画卷正在希望的田野上铺展。

四川:山洪泥石流致雅康高速隧间桥垮塌 3车掉坠5人失联

南平7月18日电 (记者 张丽君)迎暑假,福建省南平市以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为主线,精心策划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为广大游客打造有烟火气、相当city的文旅场景。

大数据看出游者热门选择 “沉浸式”体验县城“烟火气”成新风尚

会议指出,“这起事故令我们十分痛心、给我们当头棒喝,暴露出思想、工作、作风上的问题和短板,暴露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严不实、保障房片区和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等漏洞,教训极其深刻。”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